顯示具有 管理學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管理學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07/5/19

[Management] 勝者為王,敗者為寇

近一連發了好幾篇看完誰是接班人(The Apprentice)的感想,單純只是個人在看到某些特定事件的時候,突然出現在腦海裡的想法。大學讀了四年的管理,總覺得管理這門學問是虛無縹緲的,沒有一個人可以說的準,畢竟管理是跟人相關的學問,就不是那麼簡單去了解跟定義。

在很多集的誰是接班人當中,每次在board room裡面的廝殺過程,加上Trump最後所講的評論跟所fire的人,都傳遞給我一個特殊的訊息,那就是「如果要做事,就要把事情做對並做好,不然就乾脆不要做」。因為我們常常可以看到一些情況,就是團隊中某人可能在這一次的任務中幾乎沒有做到什麼事,但是往往被fire的不一定就是他,有可能是某個努力做事卻做不好的人。不過如果因此解讀成"不要做太多事,以免做錯事"的話,似乎有點本末倒置了。會出現這樣的情況,只是因為這是一場團體競賽卻只淘汰個人的制度,所以就像一個常聽到的小故事,當一群人被獅子追的時候,你只要跑贏最慢的那個人就可以了。

The Apprentice這個節目它的最終目的,畢竟是要幫助Donald Trump找到一個可以擔當重任的管理者。如果一個什麼事都不做,只是每次都靠著別人犯錯來逃過一劫的人,我想對於Trump來說,應該也不會是他所想要的人選。有時候就是需要孤注一擲,贏了一切都是你的,輸了只好摸摸鼻子離開,不過也不代表了你就永遠是Loser,把握好每一次的機會,做好準備,你就會是下一次的winner。

人難免會犯錯,如果因為怕犯錯,所以什麼都不敢做的話,這也不是一個做大事的人的風範。我們在現實生活當中常常可以看到,就算再成功的人,偶爾也是會做錯選擇,做錯決定。但是重點在於你是否能夠從錯誤中學習經驗,讓自己從中成長,才是最重要的。

PS:郭董名言:「成功是最差的老師,它只會帶給你膽怯和懦弱。」

2007/5/13

[TV] 誰是接班人(The Apprentice V)

五季的誰是接班人(The Apprentice)結束了,最後的兩位參賽者分別是Sean跟Lee,一如往常的最後一場比賽,內容都是主導一整個慈善活動的進行,最後看看誰把活動辦的比較好,可能會影響到Trump的決定。

而最後的這一戰如果以過程來看的話,Sean在選人上就已經先贏在起跑點上,反觀Lee在選人方面,讓人感覺有點摸不著頭緒。而在整個任務的進行,Lee對任務的執行完全只能用混亂來形容,最後雖然還是讓任務完成,但是瑕疵相當的多;而Sean這邊因為Andrea一開始就把所有事情都規劃的很好,再加上Tarek的執行能力,所以基本上Sean只要做好他領導者的角色,監控好任務進度就可以了。都已經講成這樣,最後的贏家是誰應該不用講就可以猜的到吧。

基本上誰是接班人這五季這樣看下來,第五季是我覺得進行的任務內容最一成不變也最沒挑戰的,為什麼會這樣說呢?因為這一季基本上所有的任務都只是單純的做行銷部份的工作,卻缺少了我覺得在行銷中相當重要的成本考量問題。常常可以看到他們為了要將東西賣出去,以超低成本價,甚至可以說是半買半相送的方式在進行。這種跳樓大拍賣的行銷方式,如果將成本加計下去,我認為很多時候他們的任務應該都算是失敗的。

我不知道為什麼Trump在這一季當中,所有的任務都把成本考量都拿掉了,因為我認為有限成本之下所採用的行銷手段,跟行銷成本可以無限上綱的行銷手段是不會相同的,而現實生活中要遇到無成本上限的情況幾乎是微乎其微啊。

PS:聽說美國已經播完第六季了,不知道台灣什麼時候會開始首播呢?

2007/5/4

[Management] 把握優勢,擊倒對手

星期看誰是接班人(The Apprentice)的時候,看到了一個這樣的問題,Gold Rush的Michael在幫Outback銷售產品的這場比賽當中,對於是否願意將啦啦隊隊員分幾個給Synergy這件事上,產生了與其他隊員不同的意見。Michael認為可以派一兩個啦啦隊隊員給Synergy,因為這樣可以公平競爭,而且他認為只派一兩個人給Synergy也成不了大事,或許還可以讓對方覺得他們很大方。

這樣的想法連我自己都覺得非常的不妥,如果是平常朋友之間,那還說的過去,但是現在的場合是在競爭當Donald Trump的接班人,而且這也算是一場商業上的競爭,沒道理你要將自己到手的優勢來跟自己的敵人共享。況且你以為派一兩個啦啦隊隊員給對方,對方就會感激你嗎?那可不一定,說不定人家反而會覺得你誠意不夠,與其如此,不如完全不要給,確保住自己的競爭優勢。在商場上,當擁有獨家且絕佳的優勢時,就應該要好好把握這樣的機會,不要將這樣的優勢拱手讓人,誰敢保證易地而處之後,他會不會這樣對你呢?

在第四季的誰是接班人當中,到後面有一集的任務就是比賽做廣告宣傳,請路人打電話到某個電話號碼,最後當然就是比賽看看哪一隊所打的電話比較多。在這一集當中,有一個我認為很重要的致勝點,就是擴音器(大聲公)的使用。畢竟這是要在街頭做宣傳,兩隊也都有想到擴音器的需求,其中有一隊先打電話到類似Best Buy的店家去,將New York他們所有的擴音器都買下來,並集中到某家店去以方便拿貨。結果後來Randal跟Rebecca(另一隊)也打電話去同一家店要買擴音器,而店員則陰錯陽差的以為Randal跟Rebecca就是先前打電話來訂貨的人,而Randal他們一察覺到這是另一隊訂的貨,就偷偷假裝是原本訂貨的人,取走了所有的擴音器。這件事我認為是本集比賽決定勝敗的最重要關鍵,因為Randal他們搶走了所有的擴音器,不但加強了自己宣傳的競爭優勢,也削弱了對方的能力,最後當然就是Randal他們贏得了比賽。

有些人在看的時候或許會覺得這樣是相當沒品的行為,但是正如我前面所說的,商場上不一定講求仁義,重點是你能否賺到錢並擊敗對手。在我看來,Randal他們只是搶得先機,以取得絕佳的機會跟能力,進而擊敗競爭對手。我們也常常可以看到現實生活中,很多的公司都是把握自己的競爭優勢,設下進入門檻,或是把握一些絕佳的機會,利用此機會來擊倒隊手,因此才能保住自己的活路。

我們常聽到一句話「商場如戰場」,既然是在戰場上,沒道理你還要跟敵人公平競爭,如何殺死對方,保住自己的生命,才是首先要考慮的事情。而另外一句常聽到的話「同情對手就是對自己殘忍」,也說明了在商場上絕不能抱有婦人之仁的想法,假如真的要在商場上打滾,我想有些事情是真的要提早認清的。

2007/5/1

[Management] 聚焦?失焦?

天晚上在看第五季的誰是接班人,比賽的內容是在大學橄欖球比賽時,各自進行幫Outback銷售他們的產品,最後看看哪一隊賺進了比較多的錢。而在這次比賽的過程當中,我看到了一個在前幾季就曾經發生過的狀況,而且發生的次數還不止一次。

在這集當中,我們可以看到Gold Rush明顯的搶得了先機,並且取得了一個絕佳的優勢 - 啦啦隊獨家為他們站台演出。而且在前一天的宣傳活動當中,Gold Rush也做了相當好的宣傳,不止是發出了大量的傳單,也讓賽前活動DJ幫他們Gold Rush做了相當大的宣傳廣播,而我相信也達到非常好的宣傳效果。在看到這邊的時候,我幾乎是已經認為Gold Rush已經穩操勝券,而Synergy只有被痛宰的份。

不過事情並沒有如我預期中那樣的發展,Gold Rush雖然掌握了許多優勢,佔盡先機,但是未能進一步地聚焦在如何賺進更多的錢,畢竟這次的比賽,最終的結果就是要比誰賺的錢多,並不是比誰的活動舉辦的比較好,誰吸引的人潮比較多。雖然Gold Rush舉辦了許多有趣的活動,如搶錢箱子Money Pig、大胃王...等,的確吸引了大量的學生人潮,但是卻未能將人潮實際轉化成現金流進來,反而失焦在變成舉辦了好玩有趣的活動,最後輸給了一直處於劣勢的Synergy。Synergy雖然一直處於劣勢,但是並沒有因此灰心,反而發揮積極有效的銷售方式,主動到外面找需要吃東西的人,並提供外送的服務,而不是只待在自己的區域去賣東西。原本Gold Rush的Lee也都會在前幾集做這種外出找尋大量客源的銷售方式,可是這次可能認為已經吸引夠多的人潮,所以就沒有再做這樣的事。

Gold Rush為何沒能將人潮轉變為現金流?除了舉辦過多的節目而造成主題失焦之外,對於一個要賣食物的比賽卻舉辦大胃王的比賽,試問有誰會在比賽完後去買他們賣的東西來吃呢?所以吸引人潮的手段或活動也要小心,不要跟自己要作促銷的行為相互矛盾。而且在看誰是接班人的時候常常可以發現,有些時候遇到某些特定的主題剛好會符合某些人的專長項目(也許是自以為自己是內行人),這時就會產生過於自信的狀況。就像第三季曾有一次,主要是要幫GM的跑車Soletice設計廣告手冊,結果其中一隊(我忘了是Magnum還是Net Worth)剛好成員都是男生,而剛好另一隊大部份是女生,所以他們就自以為當然只有男人最了解跑車,所以就認為自己一定會贏,但是其實根本沒有制作廣告手冊的經驗,也沒有很好的idea,結果最後還是輸了。

當人們太過有自信之時,往往更容易產生盲點並失焦,自以為對某件事比任何人都了解,也掌握了絕佳的優勢,但是因此失去了完整的視野去思考事情的發展與全盤的規畫,結果導致失敗的結果。就算自己佔盡絕對的優勢,有絕大的勝算,也要抱持著一刻都不能鬆懈的態度來面對,不要過於自信認為自己不可能輸,歷史上我們已經看過太多太多過於自信而失敗的例子。俗話說說的好:「驕兵必敗」,所以心態上不要過於樂觀,但也也不需要過於悲觀,縱使取得絕佳的優勢,永遠保持積極的心態去面對挑戰對自己也不會有損失。